《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王雷宏,女,山东济宁人,遵义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话语分析、英语教学研究;
李 振,男,山东滕州人,遵义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研究。
1 引言
在当前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医患关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据中国医师协会在2018年初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1],62%的医师曾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医疗纠纷;66%的医师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医患冲突,其中绝大多数为语言暴力(51%)。语言暴力往往诱发肢体暴力,北京杨文医生遭害案、靖江杀医案等恶性伤医杀医事件虽骇人听闻却屡见不鲜。因此,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应掌握医患沟通的艺术,在医患会话中积极防范和化解医患冲突。医患会话既是在医疗工作状态下,医生和患者(或家属)就疾病、治疗、健康等方面所展开的口语活动,[2]也是医生动态构建语用身份的重要情境。本文拟利用社会建构主义的语用身份理论,探究医生如何根据交际语境的变化动态选择并调整语用身份,以期实现医患的有效沟通,缓和医患矛盾。
2 身份建构理论
身份(identity)原本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学的研究议题,通常情况下,身份蕴含了一个人固有的社会属性,如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出身等。[3]但是,随着传播学、互动社会语言学、会话分析、语用学的蓬勃发展与深入探索,学者们逐渐认识到身份不仅是社会个体或群体的固有属性,身份这一范畴还应包含社会个体对身份的主动建构,即“对他人和自我的社会定位”。[4]代表性的研究如下,Zimmerman(1998)在语境与互动的基础上将身份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话语身份、可携带身份和情景身份。[5]Fairclough(1992)基于会话分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探究了话语与身份的密切联系,一方面,交际者建构的身份会影响其话语实践;另一方面,交际者的话语实践也无形地塑造了身份。[6]因此,身份建构理论经历了从传统的本质主义观(the essentialism)到社会建构主义观(social constructionism)的升华,实现了话语与身份研究由静态到动态的跨越。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动态语用身份观(pragmatic identity)强调身份构建的“多元性”而非“单一性”,认为身份构建具有流动性、非永久性、复杂性和语境敏感性的特征。[7]换言之,交际者语用身份的选择具有动态性,交际者因受到交际需求的驱动而主动选择构建某一特定的身份,该身份的构建需依托特定的语言策略,身份的动态建构以实现交际效果的最佳化为目标。
3 研究语料
鉴于医患会话作为机构性话语的严肃性,本研究并未采用国内外经典医疗剧、医疗纪录片的医患对话作为现成的研究语料,而是选取了贵州省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和山东省某市妇幼保健院的一手医患会话作为研究语料,共涉及10名医生(其中知名专家2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住院医师4名)。为确保语料的准确性,经与医生协商,在获得医生和患者批准的前提下,利用临床专业学生在医院见习的机会认真观察并录制医患会话,为保护医生和患者的隐私,在转写版的医患会话中有意隐去了医生和患者的真实姓名,仅用“D”“P”“P’”等字符依次指代“医生”“患者”“患者父母”。本研究录音时长达15小时,共获得有效医患会话300余段。为确保语料的客观性,本研究随机抽取了50段医患会话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共计48名。
4 医生机构身份和职业身份的建构
医患会话作为机构性话语,在话语程式、话语角色、话语权势等方面与日常会话存在显著差异[8],医生建构的主流身份为机构身份和职业身份。
4.1 医生机构身份的建构
Drew & John Heritage(1992)认为机构性谈话的“机构性”并不是由会话行为发生的地点或场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会话参与者的身份。[9]在医患会话中,医生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代表了权威性机构——医院。医患会话的“机构性”决定了医患会话的内容和医患双方各自的讲话方式。如:
(1)
1.D:听我说哈,你这个孩子呢。
2.P’:嗯。
3.D:第一,他的语言发育是落后的,第二,他学会走路比较晚,第三,这个孩子的智力水平是低下的。
4.P’:就是。
5.D:虽然你现在做的这个评估不是智力测试,智力测试要等4岁以后才能做,那个是IQ,现在这个叫DQ,但是这个DQ的结果呢,在一定水平上是可以反映智力水平的。对他的诊断,我们目前认为是全面发育迟缓。我们说,运动、认知、语言只要有2项落后,我们就叫全面发育迟缓。那么现在这种情况呢,第一,你需要做康复治疗,我们有专门的老师来教他说话,来训练他说话。然后呢,可以做以下理疗,然后可以做下智力训练。